首页 青春风采 返回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我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单位:机关党委

发布时间:2020-03-13


  3月9日,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院广大师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这堂思政大课后,反响强烈,思政课教师更是结合专业畅谈自己的思考、感悟与体会,学生们纷纷发表学习感想。

  思政课教师谈心得体会

  教师袁国立: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中,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解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4位教授站位高远,立意深刻,资料详实,表达准确,深入浅出,各自为全国高校学生上了一节精彩的思政课,值得我们思政课教师好好学习。

  教师谭春英: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教师刘君:今天在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感受到了祖国对青年人的期望,抗击疫情需要全国人一起努力,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应该肩负起思政育人的责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国家会渡过难关,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国加油!

  教师郝思惠:在收看直播后,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感到骄傲和自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已充分展现出来。党中央集中领导,层层动员、有效组织、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被放在首位,宁肯停业停产经济上有损失,也不让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更大的威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防疫抗疫,中国基建狂魔再次创造中国速度……动员规模前所未有、世所罕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政府的动员力、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为全世界的防疫工作打造了一个标准的样板。

  教师原淑翠:今天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直播,受益匪浅,真正感受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严峻考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所有中国人紧密团结起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中央统筹调度全国医疗资源,派出50多支医疗救治队驰援湖北;通过中央医药储备向武汉紧急调运物资,防护服、口罩、手套、防护镜等医用物资不断充实;组织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多位医学领域的院士专家,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声声“武汉加油”的呐喊,一辆辆满载保障物资的汽车,危难之时,最可贵的正是能够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克时艰!

  教师蔡亚军:“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举国上下同心同德,中国战“疫”必胜!我们因为疫情宅在家中,但我们不要选择安逸。我们和我们的年轻的学子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教师刘晓丽:观看了四位思政大咖精炼、精准、精彩的讲课,十分感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次疫情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最美逆行者、大国担当、尊重自然、……这些关键词都是我将来上好思政课要反复提及的……。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经历许多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

  教师宋静:通过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感触颇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没有自乱阵脚,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下,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并且我坚信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所有的一切更加坚定了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并以此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正如冯秀军教授讲到的那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培养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就是我不懈为之奋斗的目标。

  教师焦海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喊出的口号,更有无数可敬的无名英雄去把它实施。现在是比汶川地震更加严峻的危情,在中央下达命令之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疫情,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知之甚少的病毒,加之互联网的飞速传播,但是就如人民日报锐评:“面对疫情,信心是长效疫苗,恐慌徒劳无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攥指成拳,合力致远,打败恐慌情绪,合力战胜疫情。”我们的国家以及人民,以无畏、无私的精神向其发起挑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无上的凝聚力,使得我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胜利。 坚定信心,众志成城,与祖国一起,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教师刘洁絮:通过聆听四位教授的精彩演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疫情中,党中央的迅速部署让我们无比安心,除夕夜起出征的一批批白衣天使让我们热泪盈眶,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和民生保障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让我们生活无忧,祖国展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大国担当让我们骄傲自豪。疫情让我们有短暂的恐慌,但久久萦绕心头的是温暖和感动,愈加深沉永恒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在这部生动的实践教材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有所行,引导青年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祖国,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师邵琳:今天下午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直播,四位思政专家精彩的讲解内涵丰富、深入人心,使我深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与安稳:无论是英雄的武汉人民,还是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无论是临危受命的驰援队伍,还是众志成城的全国亿万人民,他们用爱与责任让这个特殊的中国年充满了别样的温情和力量。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强大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有爱的中国。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握好疫情这个思政教育契机,用“疫情故事”的鲜活例子,引导青年学生感悟时代精神、体会中国力量,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努力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教师王燕霞:3月9日下午,我认真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四位主讲教授从不同方面展开讲解,内容丰富,引人深思。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所讲的《战“疫”里最美的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对当代大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意义深远。新时代赋予了青年新的使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国家来说是灾难,亦是考验。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地冲锋在抗“疫”一线,战“疫”中90后、00后不乏其人,他们一路成长一路蜕变,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羽化成蝶,为祖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是将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做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寄语和号召:热爱伟大祖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引导当代青年学子真正地做到成才报国,复兴中华。

  教师张春丽:四位教授结合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抗疫思政课,通过这次全国的抗疫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价值担当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让我们更加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战疫命运共同体,如何从这场大战之中学习谱写大写的青春,认清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为治理效能的等等。这堂思政课让我们提高了对这场全民战疫的认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明白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四位教授的演讲入情入理,感人至深,也为我们以后如何上好思政课树立了榜样。

  教师张春燕:3月9日下午在观看完“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被四位教授的精彩讲解所深深折服,他们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让每一位收看的师生都受益匪浅。目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党全军全国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样一个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勇担使命,深刻认识到防控就是思政大课堂,战“疫”就是思政教科书,并深入挖掘战“疫”中的育人资源,把生动实践中涌现出的案例转化为鲜活课堂,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我们自始至终的工作指南,为我们的学生讲好爱国情、爱党情、民族情,就像冯秀军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要用利用好“疫情防控”这本特殊的的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崇高品质。

  教师范玉:观看了四位教授的讲解,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理论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坚守育人初心,创新教育方式,以思想引领为着力点,强化思政教育温度,把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特色等理论内容与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结合起来,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与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润物无声中将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培育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时代新人,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传承和发现积蓄力量。

  学生们的思政大课学习感想

  经济管理系18财务管理二班 关治玲:在这特殊时期,对于那些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来说,这场病痛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场苦难。沧海横流方显本色。灾难降临,有人勇敢有人胆怯,有人自私有人忘我,有人自律有人欺瞒,有人高尚有人卑劣。 对于我们来说,因为疫情的影响,要推迟到学校学习的时间,但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没有什么事情会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学习上,到处都是挑战,眼下的学习状态,对我们来说,就是挑战。应对挑战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从当下的每时每刻做起,疫情面前,祖国和人民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爱与真情将会长留我们每个人心中。危机也是契机,希望通过这场疫情,可以让我们每个新时代年轻人的青春与美德同行!

  水利工程系18水文班 赵泽伟:今天下午我同其他大学生一起在家里通过网络进行了一场学习,教授生动灵活的将抗击疫情与思政课结合,小故事中透露大道理。在看思政课的时候,我通过教授的讲述想起了我在投身抗击疫情一线那一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这是在东风浩荡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人就要用自己的青春智慧,为祖国在各个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华儿女在世界民族之林赢得尊严、荣誉、硬气。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16计算机五年制一班 刘豪轩:2020年初,大家迎来的不是过年的欢声笑语,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通过今天的思政课,我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面前全国人民的团结,大家都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抗击疫情。2002年的“非典”,2020年的新冠病毒,在无声的战场上都能看到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用血肉之躯尽一份绵薄之力。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国人逆行而上。作为新时代团员,我自然要贡献出我的一份绵薄之力,为了人民,为了国家,我们一同努力。

  经济管理系19财务管理班 杨迎:今天,我们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我深刻体会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上下,犹如战场。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是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而战的严峻斗争。风雨同舟,披荆斩棘。通过视频,我们看到一个个逆行而上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奔赴前线,这场“战疫”,他们临危受命,无关荣誉,将生死置之度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最后环节的一个问题“可不可以只要自己岁月静好的小幸福,不要牺牲与奉献的责任担当?”。在我看来,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看到这次战役中无数的青年身影,大写的青春里应该写满大写的青春梦想,要让青春梦想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里绽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18电商二班 安丁一: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责任、担当是有分量的,也是有能量的,这种能量就是疫情发生时像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的,他们彰显的是何为家国情怀,何为英雄本色,何为国家脊梁。疫情考验本色,在疫情面前,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他们同样有青春的面庞,有牵挂的家人,但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他们选择了逆行。和平年代,他们就是真正伟大的英雄。当我们平静地走过近乎平淡的每一天,总有一些人坚守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岗位上,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坚守,成为了国家的中流砥柱。

  机电与信息工程系18物联网班 江洋: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一下子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在灾难面前,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从没有一个人的桃花源。那些自愿牺牲小我奋战在一线的党员;那些奋笔写下“请战书”的医护工作者;用爱搭建桥梁,日夜驰援运送物资的驾驶员……他们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 一个个白衣天使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一份绵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躯与疫情赛跑。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身体力行的行动,表达着对国家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美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而我们,也应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不为医护人员、社会增添负担,按照这堂课中所说的,不随便出门,戴口罩,不信谣,不传谣,勤洗手,讲卫生,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来源: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来源:机关党委)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利厅

备案序号:豫ICP备11012831 郑公备:41010502000012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46

访问量: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