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7
黄河宁,天下平。正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黄河河南郑州段生态保护情况如何?
瞄准“建设1200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这一目标,郑州加快解决黄河“四乱”问题。各级河长办精心制定“四大战术”,积极打好黄河“清四乱”歼灭战。
战术一:成立专班,设强指挥部
效果:“渣土山”披“绿装”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郑州市第一总河长兼贾鲁河省级河长徐立毅,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审定实施方案,并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要突出滩地的生态主体功能和公共属性,重点解决好治乱、治污问题,在保护中合理利用滩地资源,确保防洪安全,确保生态较快修复重构,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郑州落地落实。
郑州市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长王新伟为组长,郑州市副市长吴福民、陈宏伟为副组长,相关县(市、区)党委书记,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农委、水利、林业等市直单位及郑州黄河河务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全面领导推动郑州黄河滩区的突出生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今年8月中旬,站在郑州中牟县狼城岗镇东狼村的一处黄河大堤往下望,一大片空地显得与周围郁郁葱葱的环境“格格不入”。再仔细察看,会发现这片空地已有新的绿植冒出。
7月以前,这里还是一处已存在了数月的、到处堆放建筑渣土的“垃圾场”。据中牟县河长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渣土是附近村子拆迁后留下的建筑垃圾,由于量大、附近修路等原因,渣土很难运输出去,堆积在这里形成了一座“小山”。
工作人员说,自从开展专项整治后,当地各部门分工协作,狼城岗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成立了工作专班,倒排工期、责任到人,于7月17日开始组织对建筑垃圾进行机械外运。一个多星期后,清运工作基本完成,共清运建筑垃圾2.8万立方米,“渣土山”也再次披上“绿装”。
“渣土山”变绿地,成为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
战术二:制定专案,吹响冲锋号
效果:发现的44个黄河“四乱”问题全部销号
6月24日晚,郑州市政府第一会议室内灯火通明。“要以抓铁有痕的作风,精卫填海的决心,全面抓好黄河生态突出问题整治。”王新伟发出动员令,拉开了郑州黄河滩区整治的帷幕。
6月24日—7月25日,由郑州市林业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及郑州黄河河务局配合,沿黄开发区、县(市、区)负责落实,对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7月1日,郑州市结合两次专项行动成果,对黄河“四乱”问题发起总攻,将黄河“清四乱”整治遗留的6个问题和黄河郑州段影响行洪的50个问题作为重点整治任务,规范“四乱”问题认定标准与整治标准,并按照动员部署、集中整治、验收销号的步骤,对黄河“四乱”问题进行再部署、再安排。
7月15日—8月31日,郑州市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沿黄6个县(市、区)及黄河流域重要支流的上街区、登封市、新密市的黄河流域“四乱”问题,按照相关规定及法律法规进行深入排查、谨慎认定、全面整治。实行周报制度,每周对各地黄河“清四乱”歼灭战的问题排查认定情况、问题销号情况、省信息平台登入情况进行督导核实,确保问题认定清晰、动态更新、上报及时、彻底整治。
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44个黄河“四乱”问题,已全部登入省信息平台并销号;其他1757个生态突出问题也得到全面整治。
战术三:开展督查,奏响铿锵音
效果: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个解决
在专项整治期间,郑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督查室、市水利局和市林业局三名副县职干部任组长,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专项综合督查组,采取日督导、日通报的形式,分别对沿黄各单位整治推进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发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
郑州市河长办还联合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河长+检察长”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河长办、检察机关职能,实现行政执法、公益诉讼检查有机衔接,形成黄河流域河湖环境治理与司法保护协作协同新机制,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
郑州绿源山水项目地处黄河河道管理和九五滩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总占地面积约1880亩。经多部门联合认定,该项目属于违法建设,列为黄河滩区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与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对象。8月17日,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拆迁声,这些违法建筑全部被拆除。
日前,郑州市委督查室组织6个专项督导组,下沉到沿黄6个县(市、区),对黄河流域1801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逐一进行现场督查,对没有整治到位的进行现场督办,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战术四:智慧监管,打好科技战
效果:黄河滩区保护无死角
科技助力黄河“清四乱”歼灭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郑州市河长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积极探索利用“无人机暗访”、建立信息平台等先进技术助推专项整治落实到位,确保黄河突出生态问题得到有序解决、彻底根治,实现问题整治情况的及时反馈、进度可控。
其中,惠济区投资150多万元,通过建立黄河滩区可视化管理信息平台,将黄河滩区675个问题点位的问题情况、点位坐标、现场照片等信息情况一并录入,明确每个问题的靶向。之后利用无人机每10天进行一次航拍暗访核查,采集黄河滩区每个点位的整治影像、全景影像,实现问题定点击破,为问题整治紧密跟踪、滩区问题全面排查、生态保护持续监督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来源:郑州市河长办)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