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视点 返回
中国水利报:用脚步丈量民情--记河南濮阳市范县水利局张兴来

发布单位: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2-11-09


  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3日 第5194期

  本报通讯员 张保国

  河南濮阳范县,因境内范水而得名,南临黄河、北依金堤河,处在黄河“豆腐腰”地段,素有“水布袋”之称,旱涝灾害时有发生。

  从1992年来到范县水利局工作开始,30年来,张兴来全力改善黄河滩区、滞洪区水利条件,以匠心建设范县水利发展史上的精品工程、良心工程;他把饮水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让范县人民告别饮用苦咸地下水的历史,把甘甜丹江水送进千家万户。

  “这30年,是范县水利事业飞速发展的30年,我很荣幸能为提升范县水安全保障能力贡献力量。”如今已是范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张兴来,谈及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后坦言,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要勤勉敬业、敢为人先,要乐于吃苦、甘于奉献。”这是张兴来给出的答案。

  范县地处华北最大地下水漏斗区,存在大面积的苦水区和高氟水区,浅层地下水咸、苦、涩,黄疸型肝炎等疾病高发。张兴来探索出“一个水源覆盖城乡、一张水网集中供水、一个主体运行管理、一个标准服务群众”的农村供水模式,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两年工期在8个月内完成。

  2021年12月,丹江水经过范县中州供水有限公司处理后,流向范县13个乡镇办、11.05万户56万人家中,实现了南水北调供水全覆盖,范县人民从此告别了饮用苦咸地下水的历史,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

  做水利建设的“老黄牛”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多年来,为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张兴来奔走在各项重点水利工程之间。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他走遍范县乡村每条沟渠,严把工程设计标准,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例会,适时召开工程推进会、现场会,协调组织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观摩会,严把工程进度关和工程质量关。他带领团队强化项目储备,做到规划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落地一批,不断增强范县水利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近3年,范县累计投资24亿元,先后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彭楼灌区改扩建、农田水利项目县、万亩示范方、农田机井配套、小坑塘治理等水利项目。

  做水美乡村的“实干家”

  范县多有坑塘洼地,水渠纵横交错。“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没有产业就等于没有‘造血’能力。”张兴来说。

  在调研的基础上,张兴来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水产养殖,建起4个小龙虾养殖基地和2个稻虾、莲虾综合种养示范区,以现场直播带货方式举办小龙虾大赛,洼地里养出的小龙虾成为范县脱贫攻坚的“明星”;强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贯通沟渠河塘900多公里,建设柳溪小镇等特色水美乡村25个,绘就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图景。2021年,范县水利局获得“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作为范县水利的“活地图”,“一身汗、两腿泥,白天项目沿线跑,晚上开会攻难题”,这是张兴来长年的工作作风,使他对县域水网建设更有发言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张兴来认真研读政策,把握资金投向,以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的思路眼光,研究制定《范县农村水系规划》,启动投资5.56亿元的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依托范县“三横六纵”的水网格局,按照“一线一域一面”的总体布局,打造全省黄河流域示范县生态水网,严把工程质量,用心用情用力建设水美范县。

  “近几年,我们正在探索具有范县特色的‘河长﹢’工作机制,水美范县将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张兴来对于治水治河还有着更多期许、更多行动。

      中国水利报:用脚步丈量民情--记河南濮阳市范县水利局张兴来

(来源:宣传中心)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利厅

备案序号:豫ICP备11012831 郑公备:41010502000012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46

访问量: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