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30
中国水利报 2022年11月26日 第5211期
本报记者 李乐乐 彭可 通讯员 刘学献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邹庄移民村近日上榜“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邹庄移民村村民房舍绿树环绕,文化墙丰富多彩,特色作物长势喜人,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村庄以休闲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一幅产业兴、环境优、移民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在邹庄村铺展开来。
邹庄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附近,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从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到现在的位置。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邹庄村,移民群众面对面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淅川县谨记嘱托,坚持“示范引领、点线结合、组团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总支,联合打造邹庄村以及周边的3个村,整合农文旅多业态,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
最近村民邹新增家的烧鸡公饭店生意特别红火,推出的特色菜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儿子的农家乐办得有声有色,儿媳的电商直播收入可观,孙女也考入心仪的大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说,‘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现在的生活就是节节高!”69岁的邹新增细数着一年多来自家的可喜变化。
农家乐、公益岗、电商直播、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通过党的好政策、产业扶持以及全家人的不懈努力,邹新增一家的年收入达到了10多万元。
在邹庄草莓种植园里,500余亩温室大棚里的草莓正在开花,记者看到村民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田间管理,为草莓丰产增收做准备。
“以前种植传统作物,收入少。现在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拿到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在家门口的草莓种植园里打工挣钱。”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熊启兰说。
据悉,移民部门投资近3000万元,在大邹庄实施草莓种植产业园项目,建成317座草莓大棚并全部发展特色农业。大邹庄组建了草莓种植合作社,按每股本金1000元的标准,鼓励村民入股。据统计,流转后的土地,每亩净收益在1.5万元左右,比种植一般庄稼效益高30倍。
与此同时,淅川县投资1.5亿元,启动实施大邹庄乡村振兴建设,辐射带动周边3个村共同发展。依托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等资源,打造了涌泉等红色旅游15个节点。
淅川县把党建工作作为推进大邹庄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成立了大邹庄乡村振兴联合党委,下设5个联合党支部,采取专班+党组织、党组织+党组织等模式,通过组织互联、党员互动、资源共享,形成攻坚合力,更好地服务群众。
“我们以争取‘三面红旗’为抓手,全力推进大邹庄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建设,以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合作社,实现群众增收,共同致富。”九重镇党委书记周保全说。
现在的邹庄村,学校、卫生所、健身小广场、村民服务大厅等设施越来越完善,已成为集红色教育、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果蔬采摘、亲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河南省美好移民村示范村”等称号,村集体每年收入4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来源: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