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媒体视点 返回
河南新闻广播:7600万人受益!河南建成20000余处农村供水工程

发布单位:发展研究部

发布时间:2023-07-10


  河南新闻广播2023-07-07 20:05:11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朱圣宇通讯员 国立杰 彭 可 赵秀民

  7月7日,“关爱山川河流·润泽千村万户”河南志愿服务活动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河南省共建成21119处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7600万人,农村居民用上了干净水、放心水。

  据了解,濮阳市在河南省率先启动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工作,2020年将“四化”工程建成通水,实现了“一张网覆盖、一家公司经营、一个模式管理、一个标准服务”。这是“关爱山川河流·润泽千村万户”志愿服务活动河南分会场活动选择在濮阳启动的重要原因。

  “濮阳市以丹江水为主水源、以黄河水为辅助水源,推行‘县(区)为单位、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模式,在全市建设了‘3条主管线联通全市、9座县水厂覆盖城乡、76座配水厂直供乡村’的城乡供水网络,实现乡村与城区一网供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饮水水质问题。”濮阳市水利局局长石孝广介绍,濮阳市南水北调水消纳率由原来的53%提高到100%,每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1.36亿立方米,节约黄河水4300万立方米。最近监测结果显示,清丰、南乐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25米。

  “濮阳模式”的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开来。据了解,近年来,河南省水利厅统筹推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化、建管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四化”工作。“目前,全省共建成21119处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7600万人,集中供水率达到9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农村居民用上了干净水、放心水。”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玉柏向记者介绍。

  水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强化农村饮水动态监测和常态化监管,守住饮水安全;通过农村供水“四化”试点,让更多农村群众稳定喝上优质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各渠道反映的农村饮水问题实现动态清零,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推进60个县(市、区)农村供水“四化”试点,全省1000万农村居民用上地表水。

  2023年,河南省正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强化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全过程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对脱贫地区和供水薄弱地区饮水情况动态监测,畅通监督和服务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保持动态清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

  “谋划建设一批以地表水为水源,跨区域、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努力从根本上解决保障能力不足、供水不稳定等问题,实现农村供水同网同质同管理同服务。”河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年底前,河南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提升至92.5%,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也将大幅提升。

(来源:发展研究部)

版权所有:河南省水利厅

备案序号:豫ICP备11012831 郑公备:41010502000012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0000046

访问量:

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