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中国水利报 2024年12月26日 第5724期
□陈思杰
人民胜利渠总干渠
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焦吸附技术后,再生水可达Ⅲ类标准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和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和目标。近年来,河南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通过制定严格的用水定额、节水评价标准以及实施科技奖励机制,不断推进水利科技进步,促进节水产业发展。在节约用水工作厅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具体实践正在逐步显现成效,为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强调标准引领
实现节水科学评估
节水评价标准是衡量节水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河南省加快完善面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和印发了一系列节水评价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
在构建节水评价标准体系中,河南省水利厅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同时兼顾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形成了涵盖主要用水行业和部门的节水评价规范体系。截至目前,已获批立项节水评价地方标准7项,已正式发布用水单位节水评价规范通则、工业企业、公共机构3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涉及学校、宾馆、医院和居民小区的4项标准已获批立项。
河南省通过完善节水评价标准,推动了节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工业领域,河南省积极开展节水型园区和企业创建工作,2024年创建省级节水型园区9家,节水型企业12家。在交通领域,河南省积极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节水驿站”试点建设,已于近期完成上蔡、陆浑和许昌南3个服务区“节水驿站”试点建设任务。
强化顶层设计
助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作为全省唯一省级水利科研单位,河南省水利科技应用中心(原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省情水情,围绕全省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发展重大需求,开展了多项基础应用研究及技术咨询工作,在探索农作物精准灌溉、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020年,河南省水利厅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举办了多场“豫水讲座”“科技大讲堂活动”,激发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河南省积极组织水利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和水利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展示河南省在水利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努力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河南省水利学会通过举办水利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为基层水利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一批优秀的水利创新成果脱颖而出,为河南省节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省水利厅高度重视水利科技人才的引进工作和培养,通过“招才引智”等人才政策,引进多批次硕博高层次人才。通过公开征集评选,在节水及各专业领域命名了省水利领军人才、科技英才和创新团队,为河南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推动产业发展
实现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
节水产业发展是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南省在推进节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政策引领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节水产业的快速发展。
政策引领方面,河南省水利厅严格执行《节约用水条例》,积极部署推进节水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节水政策和规划,旨在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河南省加快修订和完善地方节水法规体系,已修订《河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河南省节约用水条例》《河南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等,启动新一轮河南省用水定额修订,为节水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市场驱动方面,河南省通过建立健全节水市场机制,推动了节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合理确定阶梯水量,通过价格杠杆引导用户节约用水。河南省积极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与“节水贷”融资服务,鼓励用水单位采用购买服务、托管等模式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降低了企业的节水成本,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了节水效益。下一步,河南省积极落实节水税收优惠政策,对节水技术研发、企业节水、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等方面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河南省将持续推动节水产业发展,通过制定严格的用水定额、节水评价标准以及实施科技奖励机制等措施,不断推动水利科技进步和节水产业发展。”河南省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处(节约用水办公室)一级调研员王东说。
本文图片由河南省节约用水办公室提供
(来源:发展研究部)